一.   内容提要:
本文围绕民歌教学,以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五课的扬州民歌《杨柳青》为例,试图阐述在民歌教学中从民歌的地域性、方言性和民歌衬词等特点上入手,加之引导——发现、对比教学方法的运用,从而达到在民歌教学中激发学生民族意识,了解民族文化,达到了弘扬民族文化,继承宝贵民族遗产的教学目的。
二.   关键字:
民歌、民族、地域、方言、非语意性(即衬词)
三.  正文:
“民族的即全世界的”。这一观点已被许多“立足民族振兴,融合世界”的有识之士形成共识。尤其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歌教学,更是担负起了启蒙学生民族意识,民族文化和民族向心力的历史责任。由于我对小学音乐学科中的,民歌教学部分有了如上的认识,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,我从民歌的三个主要特点:地域性、方言性、非语意性(即衬词)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使民歌教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音乐学习部分。
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、生活中创作的。一般是口头传唱,并不断经过集体加工。它生动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,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和斗争。
一.民歌多姿多彩的原因所在——地域性
    德国的蒂斯多惠曾说过:“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,而在于激励、唤醒和鼓舞。”民歌多姿多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地域性。蒙古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,因此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就较宽广、奔放。江南地区多为小桥流水人家,因此江南的民歌风格大多柔美、婉转。所以民歌教学的导入我就从民歌的地域所在入手。比如教学第九册第五课的扬州民歌《杨柳青》,我的导入就是:“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?”学生立刻答出: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”“你们去过扬州吗?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所见到的扬州?”学生有的去过,有的在电视里见过,他们都高高地举起手,站起来都自豪而骄傲地介绍着他们的所见所闻。一番介绍以后,大家对扬州已不再陌生,我再让学生欣赏背景音乐《杨柳青》衬托下的扬州景色,边介绍扬州的风土人情,音乐学习的过程已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开始了。
二.民歌艺术的精髓所在——方言性
学生用普通话演唱这首民歌并不算困难,但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民歌的方言性是使民歌独具魅力的关键所在,正是民歌教学的难点。以前学生一遇到用方言演唱的民歌就发笑,觉得好难听,有的觉得好怪异。于是在这个教学环节中,我充分地运用了对比法——无锡方言与扬州方言之间的对比,很大胆地提出让学生很意外的要求,让他们用无锡方言演唱《杨柳青》,我用扬州方言演唱《太湖美》。让他们自己感受方言演唱为民歌带来的无限魅力。学生对我的要求感到很新鲜,都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。尽管学生用无锡话唱出了一点《杨柳青》,但他们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很别扭。同样我用扬州方言演唱出来的《太湖美》他们也分析出失去了原有的柔美与婉转。抓住这一精辟的分析我抛出问题为什么?此时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,民歌有它的方言性。在这个环节以后,学生普遍地反映民歌用方言演唱真好听,并用心去唱好每一句方言。
三.民歌中无意胜有意的法宝——非语意性
几乎每首民歌中都或多或少有衬词,这即是民歌的另一的特点非语意性。而如何让学生发现并知道这是民歌的特点呢?我在教学中用了引导——发现法。课上我让他们找《杨柳青》中情绪高涨的地方。由于民歌自身的魅力,学生很快就发现《杨柳青》中有一大段衬词的地方让他们唱得很有劲。在这时,我并不急于肯定他们,而是用这些衬词都表达了什么意思,引导他们向更深处思考,“七搭七哪嘣啊呢,杨柳石子松啊呢,就是石子松,不,不,是杨柳松。”“哈,哈……”课堂里响起了一阵哄堂大笑。“好象什么意思都不表达。”答问题的同学终于在同学的笑声中悟到了什么。“那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一段让你们越唱越有劲呢?”我并不放过她。“因为这些词虽然不表达意思,却表现了当地人民在唱这首歌时的心情。”太棒了!一语中的。在肯定他们的发现后,我又提供给他们两首与《杨柳青》有共同特点的歌曲《包愣调》和《崔咚崔》,让他们巩固自己的认识。
民族的文化,影响到一个民族的盛衰。而民歌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。让青少年喜欢和热爱民歌是提高民族自尊心,培养民族感情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。让我们音乐教师共同努力,在民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,让他们了解民族文化,继承发扬宝贵的民族遗产。
上一篇:教你如何区分真假唱
下一篇:听《菊花台》 评头论足周杰伦
本站新闻部分从网络搜集,如果文章内容或部分内容涉及或侵犯您的相关权利,请来信或来电联系管理员清除!